蒲洼村落

当前位置/ 首页/ 人文环境/蒲洼村落/ 正文

乡政府所在——蒲洼村介绍

乡政府所在——蒲洼村介绍
黄土岭

蒲洼龙王庙
龙王庙


 
  • 蒲洼村介绍
      位于乡域中部,是乡政府所在地。村址海拔503米,村域面积24.78平方公里。明代永乐年间建村,村民以晋姓为多,占60%以上。因位居蒲洼大沟低洼处,源于宝水的中子山沟和东村梯子沟两山沟水流汇集于此,沟内水资源丰富,多蒲草,故名。该村辖蒲洼、黄土岭、支锅石、长尖(1987年因为搬迁而注销)、黄石塘(1995年因为搬迁而注销)、西寺、古石、栗树旮旯8个自然村。黄土岭所在山坡多黄土而得名。支锅石因沟谷内有一巨大石块,此石块之上又顶着巨石,故名、长尖地处沟谷,其中一黄岩壁上生长一株古柏,柏树将石壁膨胀,如石塘,故名。西寺因村中有寺庙,寺庙位于龙王庙西,故名。古石又称鼓石,村中有一又圆又大的石块,厚3米,宽5米,称为鼓石。栗树旮旯因有板栗树,且沟谷短而小,如一处旮旯,故名。--蒲洼人

      村西沟谷称支锅石沟,又称冰冷湖峡谷,由于山地海拔高,气温低,两侧山峰又挡住了阳光照射,峡谷中常年气温低,即使在盛夏,谷口仍然凉气袭人。沟谷内冰期时间长,被称为冰冷湖,每年10月即可结冰,至翌年5月底、6月上旬方开始融化。峡谷内有一线天、天书、蛙鸣石、蝴蝶泉等自然景观。村东宅道沟风景秀丽,海拔800米,植被原始,林木茂密。村北黄土岭上有封闭式狩猎场。粮食作物有玉米、谷子,干鲜果品有核桃、杏、苹果及花椒,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矿产资源丰富,有页岩、灰岩和辉绿岩等。蒲草为当地重要植物资源,蒲草又称香蒲,为多年生沼生植物,具有多种用途,花粉入药;茎叶可造纸、编蒲席、编降蓬;蒲绒可作充填物。1975年建成2孔水泥拱桥,名胜利桥,长31.7米,宽9米。村南建截流一处,蓄水5000立方米。

      抗日战争时期,平西根据地在该村建立八路军后方医院,村西建有烈士纪念碑。村中有菩萨庙、龙王庙,菩萨庙又成西寺,供奉观音菩萨,寺内有铜钟,上刻满经文,寺庙被毁于“文化大革命”期间,铜钟下落不明。龙王庙位于胜利桥下。今存建筑为1929年重修,庙内供奉黑龙,是附近村民祈雨之地。当地祈雨的方式奇特,将庙中的龙王塑像抬至芦子水大佛寺山泉边,用泉水浇遍龙王塑像全身,然后再抬回来,据说在抬回来的路上就会下大雨,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20世纪60年代。1992年重修(无龙王塑像),建筑雕梁画栋,古朴精致。原村里有老调梆子、吵子会、霸王鞭、中幡会等民间花会。



蒲洼日出
蒲洼日出

  • 村名由来
     蒲洼村地处蒲洼乡的南部最低洼处,尤以下龙王庙处的水潭为低洼的标志。

     过去京西南大山深处是一个很穷的地方,老百姓靠天吃饭,天上下多少雨,地下产多少粮,要是老天不下雨那连老百姓吃水都成问题,就更别提产粮了。所以老百姓在选择自己的居住地时,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出山的路,一是天天食用的水,其次才是能否有条件开垦土地,种植果木。


      蒲洼村是整个地区最大的村落,自然有它的地域优势。一是地势最低,地区这条沟谷所有的雨水都流过这里,再由这里向下汇入拒马河。那么水的解决成为这里建村的前提。由于地势低,水源丰盛吗,在下龙王庙处的水潭的水四季不干,有时赶上大旱之年,都很少干枯。因为有了水,伴水而生的各种植物在潭边茂盛地生长,其中有一种蒲草近水而生,在潭边潮湿的地方一簇簇,一丛丛地显示着它旺盛的生命力。--蒲洼人

      蒲草不但生命力强,而且还是一种很有用途的野生植物,它可以用来编制蒲席,铺在床上十分舒适。因此,当时定居在潭边的老百姓,就利用这一优势,就地割取蒲草,晒干编制蒲席,维持生计。久而久之潭边有蒲草编蒲席的事儿便成了这一带村民维持生活的小手工业,而且越来越精,最后在当地出了大名。有时这里的蒲席产品畅销到山外百十里,很多外地人都到这里来购买。由于蒲席与蒲草的原因,这山洼里的自然村落便有了蒲洼之说。意思是这条山洼盛产蒲草和用蒲草编制的蒲席。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蒲洼乡蒲洼村



我要评论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www-puwa-ren 或查找公众号 蒲洼人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