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洼简介


      蒲洼乡位于北京西南方向,距市区 120公里,东与霞云岭乡红色旅游基地堂上村相邻,南与素有小桂林之称的十渡风景区毗邻,西与国家级野三坡风景区的九龙景区接壤,北与河北省九龙镇南边桥村交界。区域总面积96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共有人口2588户,4649人,现有耕地1177亩,实有林地面积11.5万亩。 因地势高峻,群山环绕, 素有北京的“小西藏”之称。2005年3月14日被市政府正式批准为蒲洼市级自然保护区。

      蒲洼乡交通便利,通讯顺畅,基础设施完备。境内有干线公路两条,进村路15条,“108”国道和张宝公路呈“T”字型贯穿全境,全乡8个行政村、32个自然片已全部开通程控电话,无线移动、联通覆盖面分别达98%和72%。实现了进村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视的村村通。

      蒲洼乡有优美如画的山林风貌,地势高峻,群山环绕,植被完整,乡域内林木覆盖率67.7%,植被覆盖率86%,是个天然的巨型“氧吧,据监测负氧离子达到5000个/m3以上——负氧离子具有杀菌、降尘、清洁空气及预防疾病的功效,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和生长素”;有舒适宜人的海拔气候,海拔407至1870米,气候凉爽,光照充足,具有“冷凉、宁静”的宜人气候,年平均气温9至10摄氏度,适合游人消夏、避暑;有独特奇异的地质景观,主要有上千万年形成的天旋奇观,有雀鸣山峰林峡谷地貌(雀鸣山画家写生基地),有独具特色的“悬崖上村庄”;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基础,流传着这样的一种说法,“天下一个隗,老家芦子水”,说的是天下姓隗的,其祖籍都是在现今的房山区蒲洼乡芦子水村,每年的清明节北方地区隗氏后人都要来此祭祖扫墓。另外还有流传百年历史的山梆子戏,同时蒲洼也是平西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革命遗址;特有的野外狩猎场地设施,蒲洼狩猎场是北京市仅有野外狩猎场,同时也是面积最大设施最全的狩猎场。(猎区6000亩,共分六个猎区,可在导猎员的指导下自由安全的狩猎。所猎之物,餐厅可随时给加工,让人们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如果不愿意杀生,还有飞碟及其他多种打靶,满足休闲的需要。)是广大狩猎爱好人群的理想去处;梯次海拔动植物种类丰富,蒲洼海拔从407到1870米,落差较大,动植物种类差异明显,区内有华北地区仅存的中华蜜蜂种群,有紫椴、黄檗、野大豆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褐马鸡及其栖息地。同时不同海拔气候特点,发展立体特色种养业,低海拔地段,种植小八趟玉米,小杂粮等;在中海拔地段,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建设特种养殖中心,有野猪、狍子等,在高海拔地区,发展高山冷水养鱼,种植无公害反季节草莓等,建成了蘑菇和南瓜为主题的生态园区。----蒲洼人

      蒲洼乡过去曾以煤炭为主导产业,其中煤炭行业收入占全乡总收入的80%以上。虽然煤矿生产给全乡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但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此,按照市区相关工作要求,在2008年全乡全面退出煤炭产业,结束了蒲洼乡的煤炭开采历史。煤炭产业退出后,为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我们重新审视了蒲洼资源、优劣势,根据地域特色制定了“北京小西藏-高山蒲洼”发展定位,发展高山经济和高山户外休闲产业,突出中华蜜蜂和麻核桃等特色种养殖产业,以高山蒲洼为发展路径,最终实现蒲洼高山致富梦。几年来,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生态建设,通过小流域治理、矿山植被恢复、荒山造林绿化等系列工程的实施,全乡环境大为改观,生态涵养的功能进一步体现。在产业方面,依托生态海拔冷凉等优势,着力发展高山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主打“高山”牌,突出高山休闲特点,建成了花台、雀鸣山、大游龙三大景区,建设游客服务中心3处、修建了10公里的山脊游步道、27座风景亭,31栋养生木屋、15处观景平台,10个高山窑洞,对全乡130户民俗旅游户进行改造升级,提升硬件服务质量和软件服务水平,并成立东村、芦子水、议合三个村级旅游合作组织,发展村集体经济,同时在2013年成功举办花台高山汽车露营公园开园仪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在十渡设立旅游咨询点,开办农产品网店,努力打造蒲洼“绿色时尚、运动休闲、宁静养生、国际高端”的旅游形象。另一方面以批准为为北京市自然保护为契机,发挥区位优势,开发山坡沟谷,发展林下食用菌、中华蜂、麻核桃等特色种养殖产业,建成了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成立了大米豆、中华蜂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全乡500户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业,使煤矿失业的劳动力从中获得了就业岗位,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今后,蒲洼乡将按照“北京小西藏-高山蒲洼”发展定位,通过“三结合”打造蒲洼高山经济,一是特色农产品种植养殖与高山生态养生产业相结合。在原有农业发展基础上,扶持中华蜂,麻核桃等特色产业,使农产品变为附加值高的旅游产品,实现农民增收。二是保护区和地质公园建设与高山户外运动产业相结合。充分挖掘自然环境的经济价值,让风景区变成营地公园,发展汽车露营等旅游新业态。三是文化创意产业与高山生态休闲产业相结合。推出文化创意基地建设项目,为艺术创作者、文学创作提供创意基地,通过吸引文化高端人士,发展生态休闲经济。保障措施:一是重点做好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在乡域总体规划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提升林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将建设规划与高山生态休闲旅游规划相匹配。二是积极走向市场,实现潜在资源与城市高端要素的有效对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全乡的资源转变为资产,让产业升级的效果与富民强乡的目标相一致,实现发展成果人人受益、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三是结合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干部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提升驾驭山区跨越发展的执政能力。




微信订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 “添加” 搜号码 www-puwa-ren 或查找公众号 蒲洼人 即可。